当前位置:林则徐纪念馆 -> 研究 -> 左海讲坛
分享到:
第59期“左海讲坛”《纪念类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核心价值》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17-05-28浏览量:

为纪念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5月27日,我馆邀请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杨卫东,做客第59期“左海讲坛”,为听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纪念类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核心价值”。现场座无虚席,福州文博界同仁、热心听众以及我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 

杨馆长现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中国博协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博物馆领域的一位优秀专家,曾先后主持、策划数十个博物馆、纪念馆展示陈列项目。他曾于2016年7月做客第49期“左海讲坛”,主讲《追寻楷模――谷文昌的时代意义》,由于专业功底扎实、口才能力出色,备受观众青睐。

杨卫东馆长

本期讲座,杨馆长结合图文课件,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博物馆的前世今生、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概况、纪念类博物馆的特点等内容。他从博物馆的英文单词“Museum”谈起,讲述博物馆的起源、含义,历数缪斯神庙、罗马潘提翁神庙、中国孔庙、乌菲齐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史密森学会等不同时期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他简要介绍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强调指出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博物馆是人类文明之花,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精神。

杨馆长列举诸多案例,重点围绕陈列展览,对比分析了综合类博物馆的“博物特性”与纪念类博物馆的“纪念特性”,指出两者在陈列的理论、基本目的、依托对象、组织与管理模式上具有共同点,而在展示主题的政治性、展示元素、物与史的侧重点、设计重点、手段丰简程度上存在明显区别。他进而阐释了纪念馆陈列“纪念特性”应具备的八大要素:更加注重展览主题的提炼、内容与形式的协调、陈列个性的选择、展厅氛围的营造、展示区外的环境的营造、陈列节奏的把握、展示手段的运用、展示元素的选择,强调纪念类博物馆必须注重史实,尤其要通过各种方式讲好“故事”。

观众提问

讲座过程中,观众们听得十分入迷,有的认真做笔记,有的拿出手机拍下课件,学习气氛浓烈。互动交流环节,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将本次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杨馆长的演讲使我对博物馆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都要保护好文化遗产”“讲得非常好,大涨知识,不虚此行”“讲座主题十分吸引人,收获很大”,精彩的演讲赢得了观众们的高度好评。针对博物馆如何更加贴近公众、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等提问,杨馆长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作出了精辟的解答。

博物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殿堂,而是大众的精神乐园。作为纪念类博物馆,我们也将从本场讲座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增加亲和力和感召力,讲好“林则徐故事”。

林则徐纪念馆版权所有 © 2019 林则徐纪念馆    闽ICP备1300742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469号       访问总量:257272    今日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