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林则徐纪念馆 -> 资讯 -> 文明之风
分享到:
第96期“文化讲堂(道德讲堂)”《樊锦诗: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心归处是敦煌》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0-09-15浏览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落实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福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持续推动移风易俗。914日下午,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第96“文化讲堂(道德讲堂)”《樊锦诗: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心归处是敦煌》在多媒体厅举行,我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本期“学习道德模范”环节,宣讲员沈若滢向大家讲述了“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事迹。1963年7月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5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樊锦诗又带领着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在樊锦诗的不断努力下,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学习了樊锦诗的先进事迹后,我馆职工金荧发表心灵感悟,“樊锦诗守护着敦煌57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花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57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她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淡薄名利,朴素做人,专心做事的优秀品格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解读家风家训”环节,宣讲员分享了“枢廷四谏官”之一陈宝琛的家风故事。“常存厚道以培家运,勿因小忿而失至亲通过这一副陈宝琛亲自书写的楹联,了解到陈宝琛的教子有方警戒后人刻薄、小忿皆非处世之方。君子立于世,宽以待人则无怨,敬以事亲则必和。看起来朴素的楹联,是陈氏先辈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成为陈氏子孙数百年来秉承的家训。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四大名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品味国学经典”环节,宣讲员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四大名”。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刺绣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各具特色的刺绣也体现着中国优秀民族传统工艺与当地文化的结合与发展。

 

 

最后全馆干部职工观看了《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宣传短片,参与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问答互动,提高了全体职工的节约用餐意识。宣讲员宣读《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明餐桌倡议书》,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舌尖上的文明”入脑入心,推动反对餐饮浪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以实际行动共同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

林则徐纪念馆版权所有 © 2019 林则徐纪念馆    闽ICP备1300742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469号       访问总量:257464    今日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