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林则徐纪念馆 -> 研究 -> 左海讲坛
分享到: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第131期“左海讲坛”《迎春接福闹元宵》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4-02-26浏览量: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恰是一年春好处,盛邀纳福度元宵,224日,由福州市文物局主办、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承办的“左海讲坛”第131——《迎春接福闹元宵》成功举办。讲座特福州市闽都乡学讲习中心主要负责人、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方向红生动阐述传统节日中鲜为人知的风俗文化魅力

 

方向红

方向红,福州市闽都乡学讲习中心主要负责人,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委文明办特邀讲师,省级非遗项目“福州拗九节”项目负责人。研究、传播闽都文化,组织“话世遗 赏古厝”闽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志愿服务大赛银奖,著有《福州风土诗歌》(解读)《福州老街》《福州老行当》《福州熟语》《名城的记忆》《乌龙江传奇》等书籍作品,其中《福州风土诗》(解读)获福建省首届民间文学“山茶花奖”。

 

讲座现场

讲座中,方副主席围绕“元宵节的由来”“春节与元宵节的关系”“福州元宵节习俗”“传承传统佳节的意义”四个方面,以迎春接福为主旨,结合丰富的视频资料以及动听的民俗文化歌谣向听众娓娓道来专属福州地区元宵节的人间烟火、绚烂华灯。方副主席说道,“元宵节”源自汉朝,兴盛于隋唐。因正月是农历元月,古时称夜为“宵”,在这春节临近尾声之际,为将热闹延续,便定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伴随着一年中首个月圆夜,正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贺,把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共同欢庆。

元宵节中众望所期的归属,便是“闹花灯”了。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方副主席介绍了福州传统闹花灯的5步仪式感:做灯、卖灯、玩灯、送灯、化灯。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亲人、朋友间最美好的祝愿。除此之外,福州的南后街花灯,更集合了观赏、祈福和添喜气的重要价值,传承至今。每年,南后街街头巷尾,麒麟灯、棉羊灯、莲花灯、状元骑马灯等等争先恐后地映入眼帘,美不胜收,它们连同无数的新年期愿,璀璨着天上人间。正应了“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2008年,南后街(花灯)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讲座的最后,方副主席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宵节”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真正了解传统的岁时节庆,既要关注其所透露的民间生活方式,把握思想精髓和核心价值,也要找准其与时代发展需求的衔接点和契合点,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林则徐纪念馆版权所有 © 2019 林则徐纪念馆    闽ICP备1300742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469号       访问总量:253459    今日数量:0